傩,是古代的一种迎神赛会驱鬼捉鬼的风俗。傩舞,是在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,它源远流长,早在《论语·乡党》中就有记载,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。 江西万载县的傩舞,盛行于明代初年。以客家地区的潭埠镇、株潭镇为最。 万载傩舞,共有17个节目,按出场次序为:开山、走地、先锋、功曹、绿品、鲍三娘与花关索、杨帅、小鬼钻圈、判官捉小鬼、上下关比武、沙和尚、城隍传旨、土地、小鬼爬单杆、小鬼爬双杆、雷公、团将等。其中,除先锋为文傩外,其余都是武傩。武傩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“开山”,它的状态是:头长双角,怒目圆睁,口长獠牙,左手握凿,右手执斧,时而用斧劈山,时而用凿开路,动静结合,妙趣无穷。 万载傩舞长盛不衰,流传至今。近年来,活跃在万载民间的傩舞队有17个,遍及全县90%的乡镇。客家人居住较多的潭埠镇的池溪、茵果和株潭镇的车陂、同胜等村最为活跃。在埠镇的沙江桥,还保存着专门供奉傩神的傩庙。傩庙分上下两厅,上厅较小,供奉傩神;下厅较大,为演练傩舞的地方。 万载傩舞,蜚声海外。国际傩学研究专家、日本东京大学教授、东洋文化研究所文学博士田仲一成先生,曾专程到万载县潭埠镇池溪村考察傩舞,参观了沙江桥的傩庙,观摩了傩舞表演。田仲一成先生对池溪傩舞队的表演技艺及保存完好的傩面具、傩服等,给予很高的评价,他说:“万载傩舞,是保存完好不失艺术原貌的民间舞蹈珍品,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”。他还将埠傩舞编入他的长篇巨著———《中国巫系演剧研究》。 |
前进万载(中国农工民主党万载总支委员会主办)( 赣ICP备08100781号 )|联系邮箱:xinminghui588@163.com|联系QQ:1433933636
Powered by Discuz! X2 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